找到相关内容18713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?

     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。龙树菩萨在《致国王书》中说:“人道之法简言之,就是信念与智慧,有信能使归向法,有智能够见真理,二者之中智为主,先决条件是信念。”这里说得很清楚,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,有...还在这本书中指出:“以贪心归趋,嗔恨心归趋,恐惧心归趋,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。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。”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。 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851935.html
  • 五蕴论——原始佛教哲学理论的基础

      五蕴论——原始佛教哲学理论的基础   “五蕴”也译作“五阴”,即色(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及其所造的一切,相当于物质)、受、想、行(意志、意向)、识。佛教把它们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和众生的五种因素。认为...因此就不应当贪恋人生,而应追求摆脱一切苦恼的境界。   五蕴论本来是佛教用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(婆罗门教所奉的创造之神)造物说的重要理论,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。从它与人生的关系,可以证明苦、集、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4760137.html
  • 八德是做人的基础——宣化上人

    八德是做人的基础——宣化上人 (一)孝:就是孝顺。孝顺父母,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,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。    (二)悌:就是悌敬,悌敬兄长。这是作弟弟的本份,悌敬是报兄长的恩。    (...做人的基础,不要把它忘记。「言必忠信,行必笃敬」。说出的话,一定要有忠有信,不打妄语。所做的事,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,认真去做,绝对不敷衍了事。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 查看原文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262887699.html
  • 斯里兰卡政府为该国首间僧侣疗养院提供基础设施

    Gnanawasa Anu Nayake Thera长老时,指示兰卡健康营养部部长 Nimal Siripala de Silva 为在康提Galaha修建的第一所僧侣疗养院提供所有的基础设施及设备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1/09020894058.html
  • 武威市区领导视察鸠摩罗什寺基础设施进展情况

    道安法师向市区领导介绍工程进展情况 凉州区副区长徐建林向武威市委张书记一行汇报拆迁进展情况   2007年6月18日8:30,甘肃省武威市市委书记张绪胜在市上领导郭承录、徐文善、李世英、丁兆庆、杨德智、车安宁、周晓红、李保仓、田毅、刘彦及市区统战、宗教、文化、旅游等18个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,专程视察指导鸠摩罗什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。凉州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道安法师率四众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视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6/0654391004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发展思路的基础和路径

      人间佛教发展思路的基础和路径——甘雪慧   最早提出“人生佛教”理念的是太虚大师。20世纪初,针对当时佛教某些腐败行径给社会带来的危害,太虚大师毅然担起佛教革新的重任,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。...发展的基础原则和路径又是什么,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。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,分析了人间佛教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路径,及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的可能性。   一、发展的基础——世俗化,抑或反世俗化? ...

    甘雪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52784849.html
  • 宣化上人:八德是做人的基础

    无论见到什么,不起贪求之心,没有想占便宜的心,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。   (八)耻:就是羞耻。凡是不合道理的事,违背良心的事情,绝对不做。人若无耻,等于禽兽一样。   这八个字是做人的基础,不要把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做人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21571936135.html
  • 陕西佛教艺术鼎盛于隋唐时期的基础和条件

    陕西佛教艺术鼎盛于隋唐时期的基础和条件  隋代佛教寺院林立四方二帝礼佛更胜前朝 隋代结束了南北朝时中国南北分治的局面,重新统一了中国,长安由北方的佛教中心变为全中国  的佛教中心。佛教艺术在西魏和北周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进一步发展,建寺造像之风胜过前朝。据《广弘明集》卷第十七王劭《舍利感应记》记载:“皇帝昔在潜龙,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,出舍利一裹日:‘檀越好心,故留于供养。’沙门既去,求之不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0356968.html
  • 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基础:茶道即人道

    记,说明了茶道之大行,具备着文化生长的生态环境(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开明宽容的文化政策);茶道之形成,显示出民性善根.民间智慧得到尽情发挥的时代气魄。随着茶文化的多元扩展与深化,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基础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1471563.html
  • 佛法的基础——守持净戒

        无等佛陀无误自行道,万千善妙功德大源泉,    离过清净三戒妙庄严,此为佛法基础故当知。——《教诲黎明曙光》(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造)   前三句都是说“戒”。第四句归结其为佛法基础。   “无等佛陀无误自行道”:这个别解脱戒、菩萨戒、三昧耶戒是无等佛陀自己所行的无误之道。“无误”简别不是外道戒禁,后者是“非因计因”,就是把非解脱因看成解脱因,认为做那些禁行能净罪业、能脱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戒律|持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08381678461.html